索 引 號 | 016036702-2019-000153 | 有效性 | 有效 |
發布機構 | 住建局 | 發文字號 | 無 |
成文日期 | 2019-11-20 | 發文日期 | 2019-11-20 18:11 |
內容概述 | 關于印發《城固縣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》的通知 |
城住建發〔2019〕36號
城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
關于印發《城固縣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》的通知
各鎮人民政府、街道辦事處:
現將《城固縣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》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,認真組織實施。
附件:2019年183戶農村危房改造花名冊
城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
2019年2月27日
抄送:市建規局、縣脫貧辦。
城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 2019年2月27日印發
城固縣2019年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
實 施 方 案
為加快推進全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,在2019年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,順利完成行業脫貧攻堅任務,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。
一、總體要求
按照中央、省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及市建規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安排,以實現“貧困農戶住房安全有保障”為目標,加快推進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工作,嚴格執行農村危房改造政策,按照危房改造對象認定要求和農村危房鑒定程序,建立危改臺賬,加強精準管理,嚴格執行改造建設標準,嚴格控制新建住房面積,確保我縣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與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同步全面完成。
二、目標任務
完成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、低保戶、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、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存量183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,2019年年底消除全縣住房安全隱患,補齊基本居住功能。完成脫貧退出村所有戶及全縣所有脫貧退出戶安全住房有保障認定,保證安全住房有保障認定表“1戶1表”, 脫貧退出村安全住房有保障認定報告,根據安全住房有保障認定情況,測算全縣安全住房保障率,以正式文件印發。
三、政策措施
(一)積極推行統建模式。各鎮、辦要主動與村上協調,征得農戶同意,組織建筑工匠或施工隊伍培訓并指導簽訂三方協議,實施統建改造和拆除重建,采取墊資建設等方式加快改造進度。采取統建方式的,可將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直接支付給施工方。
(二)以加固改造為主,推廣低成本改造方式。引導農戶優先選擇加固方式改造危房,能修繕加固的不搞拆除重建。充分調動農戶積極性,通過投工投勞和互助等方式降低改造成本。鼓勵運用當地建材,建設造價低、功能好的農房。
(三)多渠道解決住房安全有保障。鼓勵通過統建農村集體公租房及幸福大院、修繕加固現有閑置公房、置換或長期租賃村內閑置農房等方式,兜底解決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深度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。
(四)嚴控改造內容和標準。嚴格把握政策,明確危房改造解決的是基本住房安全問題,D級要嚴格執行面積標準。D級拆除重建每戶建筑面積原則上控制在40—60平方米以內。原則上1—3人戶控制在40—60平方米以內,且1人戶不低于20平方米、2人戶不低于30平方米、3人戶不低于40平方米;3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方米,不低于13平方米。改造后的農房要滿足安全要求,具備衛生廁所、人畜分離等基本居住衛生條件。嚴禁單純將補助資金用于房屋粉飾、裝修等與提高住房安全性無關的用途。
(五)實行分類補助。各鎮、辦要根據農戶貧困程度、房屋危險程度和改造方式等指定分類補助標準,實行精準施策幫扶,切實加大對深度貧困戶的傾斜支持。貧困戶危房改造C級按1.5萬元/戶補助,D級按2.9萬元/戶補助。
(六)規范動態調整。原則上按照上報的總臺賬安排年度改造任務。在確保當年總量任務不變的情況下,對個別農戶因特殊原因造成的變化,可做適當調整,但必須同時對住建部信息系統進行修改調整。對于總任務數發生變化的,在年底根據中省住建部門的統一安排進行修改調整,平時不做調整。
(七)開展住房安全性鑒定。依據住建部《農村危險房屋鑒定技術導則(試行)》,組織對所有農戶住房安全情況進行核查鑒定,并在2019年5月底前完成,出具住房安全結論,確保整鎮(辦)脫貧摘帽時“有安全住房農戶達到97%以上”的住房安全要求。
(八)提高組織協調服務能力。各鎮、辦要主動協調組織主要建材的采購與運輸,加大《陜南特色民居圖集》、《人居環境整治規劃圖集》、《農村危房改造圖集》等技術圖集的推廣應用,開展農村風貌控制和人居環境改善工作、優化審批和監管、加強上門服務,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,提高危改工作滿意度。
四、工作標準
(一)加快工作進度。各鎮、辦要主動對接扶貧部門,明確年度脫貧退出任務,及時分解下達年度危改任務。按照危房改造三年行動方案和縣上危房改造工作會議精神,年度任務要在2月底前全面開工建設,5月底前完成竣工驗收、達標入住、兌付資金、“1戶1檔”歸檔等工作。
(二)提升改造效果。要將危房改造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有機結合,在危房改造的同時,改廁、改圈,整治庭院環境,改善村容村貌,提升整體改造水平。
(三)完善檔案資料。各鎮、辦要按照認定審批、監管入住兩條主線,規范工作程序和檔案資料。審批階段工作按照鑒定→戶申請→村評議→公示→鎮(辦)審核→縣局審批,規范檔案資料;監管入住階段按照簽訂協議→開工→質量監管→縣局竣工驗收→入住及資金撥付規范檔案資料。農戶紙質檔案要能印證工作程序,資料應全面、準確、真實,簽字蓋章要齊全,杜絕涂改。
(四)規范信息錄入。加強住建部信息系統的錄入與管理。要改造完成一戶,信息錄入一戶。年度危改任務在6月底前完成信息錄入工作。錄入的數據要與改造任務一致,及時修改錯誤信息,確保錄入質量。
(五)做好部門銜接。各鎮(辦)要加強與扶貧部門、財政部門的工作協調。報送的月度、季度進展信息與扶貧部門大數據平臺信息一致。驗收后督促鎮財政及時撥付補助資金。
(六)統籌非四類對象危房改造。根據農戶住房安全核查鑒定情況,及早謀劃,向縣政府提出非4類重點對象的危房改造建議,按照整村退出時序,確保整村退出時住房安全要求。
(七)總結經驗亮點。各鎮(辦)在工作中要及時總結經驗和亮點,創出自己的模式、特點,為創建危房改造“城固模式”提供樣板。
(八)加強紀律作風建設。在鑒定、審批、補助標準等工作中要嚴格執行政策標準,嚴禁吃、拿、卡、要,不得向補助對象收取任何管理和服務費用,推動脫貧攻堅作風建設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強組織領導。切實加強全縣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,充分發揮危改機構的協調作用,強化部門聯動,及時協調解決危房改造中遇到的各類問題。
(二)強化工作督導。認真執行干部包抓工作機制,加強農村危房改造督導檢查。通過點評、通報、檢查、督辦等方式,對政策落實、工程進度、工程質量、資金管理和檔案管理等情況加強督查督辦。
(三)加大宣傳引導。充分發揮鎮、村“兩委”的作用,最大限度調動貧困農戶支持危房改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形成強大工作合力。充分發揮電視、廣播、報刊、網絡、微信等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,提高廣大干部和危改對象對“危改”的知曉率、參與度,通過選樹典型、宣傳事跡,形成示范帶動效應,營造良好輿論氛圍。